“除了你,没有人能代替你过你想要的人生”—— 这句充满力量的话,用来形容陈绮贞再合适不过。这位华语乐坛罕见的全创作、全独立女歌手,20 多年来始终守着一把吉他和一支笔,将生活的点滴谱写成动人的旋律,也因那份独特的文艺气质,被粉丝亲切地称为 “INFP 之王”。
1975 年,陈绮贞出生于台湾省台北市。自幼父母离异,她跟着母亲过着清贫的生活。小学就读于音乐班,埋下了音乐的种子;初高中时,她痴迷于编故事、写文章,梦想成为一名作家,同时也悄悄提笔写歌。那时的她,最大的心愿是靠投稿赚稿费改善家境、减轻母亲的负担,尽管稿件屡次被退回,却在无形中练就了扎实的写作功底。这份坚持让她最终考上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,而单亲贫穷的家境曾让她深陷自卑与愤怒,摇滚乐成了她宣泄情绪的出口,也塑造了她独立的个性和音乐创作上的独立底色。
1993 年,18 岁的陈绮贞步入大学校园,开始尝试用吉他创作。不久后,她组建 “防晒油乐团”,带着作品参加多个音乐比赛,还进行校园巡回演出,《卖猪肉的人》《解码器》等早期作品便诞生于此时。1996 年,她抱着吉他第二次参加木船民歌比赛,凭借原创作品打动评委伍佰,伍佰坚持将冠军颁给她,理由是 “自己弹自己作品的女生实在不多”。这场比赛成为她正式踏入乐坛的起点,随后签约魔岩唱片。
1998 年,陈绮贞与徐怀钰、李心洁、吴佩慈组成 “少女标本” 组合出道。但穿着亮片裙跳唱的舞台让她浑身不自在,加之组合本就属临时拼盘,市场反应平平,成员发展方向也不同,很快便解散了。同年 7 月 1 日,她推出首张个人专辑《让我想一想》,一把吉他配上清透嗓音,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。次年,她凭借这张专辑入围第 10 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,成为文艺青年心中的宝藏歌手。
之后两年,《还是会寂寞》《Groupies 吉他手》两张专辑相继问世,其中《还是会寂寞》《跟着我勇敢地走下去》以及被称为 “INFP 国歌” 的《太聪明》,至今仍保持着超高热度。
2001 年,魔岩唱片因财务危机和内部重组停业,陈绮贞的合约转入滚石唱片。但她不愿被商业包装束缚,一心追求创作自由,2003 年提前终止合约,合约到期后毅然选择成为独立音乐人。那段日子异常艰难,她没签约任何公司,手里只剩几首歌和一把吉他,躲在出租屋里写歌,生活预算紧巴巴。即便如此,她还是咬着牙在初中时用的旧书桌旁成立了 “好小气工作室”。
工作室初期,所有事务她都亲力亲为:自己申请条形码,联络印刷厂谈价格、选颜色,骑着摩托车送样片…… 就这样磕磕绊绊,推出了个人单曲 EP《After 17》。没想到,这小众的民谣竟慢慢火了起来,她也凭此提名第五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民谣艺人奖。
2005 年,陈绮贞赌上所有积蓄筹备第四张专辑《华丽的冒险》。为了制作这张专辑,她自掏腰包还贷款改造了一间水泥房。当年 1 月的寒冬,她和几位乐手朋友搬进淡水动物园录音室,在需要开暖气、穿羽绒服的房间里,收录着雨声,也碰撞着灵感,用 16 天打造出一个纯粹的音乐乌托邦。9 月专辑发布后大获成功,多次紧急加印,她也凭借这张专辑拿下最佳专辑制作人奖,并获得最佳国语女歌手提名。
其中《旅行的意义》在校园电台和网络上持续发酵,成了街头巷尾都在传唱的 “街歌”。但陈绮贞没有乘胜追击,反而刻意减少曝光。她怕太红会迷失自我,之后几年故意放慢脚步,在女巫店等小型场地办着 450 元台币的亏本 live “小巨人巡演”,只因 “学生也要看得起”。她甚至被拍到在菜市场挑土豆,被网友笑称 “天后活得像路人”,可这份接地气,正是她对生活本真的坚守。
2013 年,感情风波让她被推上风口浪尖,被骂 “劈腿”。她三个月未发一条动态,再次出现时,是在第五张专辑《时间的歌》的演唱会现场。她低头拨弦,对台下说:“谢谢你们,等我慢慢走也没关系。” 这句温柔又坚定的话,成了媒体报道和歌迷记忆中最深刻的瞬间。
如今,陈绮贞已 49 岁,依然会在音乐节上光着脚唱歌,新专辑里尝试电子音效,却始终保留着那份独有的温柔。正如她所说:“我不是在做音乐,是在记录生活本来的样子。”
她的歌声里,藏着孤独的滋味,藏着对生活的热爱,更藏着那份笨拙却执着的坚持。二十多年来,她用音乐陪伴着无数人走过春秋冬夏,而她自己,也始终在过着 “自己想要的人生”。
空空如也!